反
馈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0 积分0下载
摘要:开凿于北周末至唐的青州驼山石窟在中国佛教史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其中第2、3、4、5窟壁雕有小型造像,以往的著录研究称之为"千佛"。但通过对其题材类别、布局形式、题记内容及特征的分析显示,这些小型造像彼此间的联系非常弱,统称为千佛不合适,因其未表现千佛思想,而体现了基于行政、家庭、僧团等关系的公众造像性质,反映了民众信仰与务实的交融,以...
摘要:贵州卫所武职非尽洪武征南、填南而来,尚有永乐、宣德、正统及弘治间陆续调入的靖难新官群体.从贵州、贵州前等贵州"居中二卫"和龙里、新添、平越、清平、兴隆、都匀等"下六卫"看,靖难新官之裔调入各卫者普遍职级较高,地位重要,是影响地方不可忽视的群体....
摘要:2D高密度电法在古墓葬勘探中应用较多,但二维剖面解释局限性愈发突出。以2D平行或等角度放射状测线为基础的拟3D高密度电法能够一定程度上给出三维信息,但对地表条件要求较高,灵活性稍差。3D高密度电法能够给出详细的3D探测信息,但施工效率偏低,且难以适应复杂地表环境。为解决复杂地表环境古墓葬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方位拟3D高密度电法技术,并在...
摘要:以19世纪影响浙北地区台风重建为例,讨论了利用古代日记识别区域台风影响和建立序列的方法。根据台风影响下的天气现象,借鉴现代台风影响标准,制定了适用于日记天气信息的影响台风辨识标准。依据标准,使用经过筛选的高分辨率日记天气信息,排除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辨识出了1815-1905年影响浙北地区的130次台风,重建了影响台风频次序列。使用两种检...
摘要: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加强国防力量,主动向苏联寻求援助,苏方给予积极回应,双方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按照协定要求,苏方向中国提供有关技术、实物并派出人员,在基地建设、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人力基础。随着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的变化,苏方对中国的国防援助出现微妙变化。1960年7月,...
摘要:抗战遗迹(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文章以笔者对增城抗战遗迹(址)保护现状调研为依托,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抗战史迹的保护与利用,以发挥抗战史迹对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统一、推动增城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摘要:在播州宣慰使杨应龙灭亡之前,当时才堪御变的四川左布政使程正谊对上级官员总督李化龙提出了可行的剿播总计划,甚至涉及到播州平定后改土为流的善后问题.这就大大地坚定了李化龙讨播的信心,以致他自比三国时的刘备,而高度地称赞程正谊为再世的卧龙.在定策军事讨播之后,程正谊还积极地协助李化龙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为此忙碌了数月.虽然他因升任顺天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