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馈
摘要:长期以来,在地区的"推—拉"作用和农民工个体的理性选择下,安徽农民工大规模外出,促进了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重新配置.但通过生产模型的构建、测算和反设事实法分析,发现农民工的大规模外出,尤其是外出在省外会对流出地的经济产出产生一定的抑制效应.进一步增加农业资本投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是目前安徽省经济持续增长...
摘要:基于2012年上海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采用离散时间Logit模型分析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对二胎生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城市地区有稳定住房、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有读书看报学习活动、在老家不再有农村承包地、较长的流入地居住时间将会降低全部或者部分乡城流动的人口二胎生育的概率.这一方面是因为乡城流动妇女在城镇地区的生活经验与经历改变了她...
摘要:根据(粗)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定义,通过构建两者之间的关系函数,提出了利用出生率来估算总和生育率的方法.二者的关系可以由公式中给定的系数K来确定.利用普查数据和"小普查"数据估算出系数K,然后利用官方公布的历年(粗)出生率数据估计出相应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系数K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摘要:进入21世纪1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结构性与趋势性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走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少子化和老龄化并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等为主要特征的人口新常态.在人口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曾经以充足劳动力和较低抚养比为主导的传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人口结构调整、人口素质提高和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为主导的新型...
摘要: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0-2013),分析中国人对养老责任认知的变化趋势,考察影响养老责任认知的微观因素.结果发现,子女负责依然是人们普遍的养老责任认知,但呈现逐步减弱态势,代之而起的是三方负责、政府负责和老人负责;这四种养老责任认知类型呈现出人们养老责任认知的差异序列;人口特征、区域、制度、文化和子女等因素均对养老责任...
摘要:为了解决二孩生育意愿不足的问题,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有必要加强家庭支持政策建设,重构家庭支持政策体系,向按政策生育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为此,应当借鉴国外家庭支持政策的有益成分,结合我国国情,把家庭支持政策的内容放在涵盖家庭生活与促进家庭建设、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与和谐幸福指数上,建立一个以维护家庭利益为宗旨的专门负责家庭支持...
摘要:罕见病是人类整体健康福祉的一大危害,是关乎社会、经济和人权的重大问题.据估测,全球约有4亿人受到罕见病的影响,中国至少有1680万人罹患罕见病.对全球罕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行梳理,并选取血友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及成骨不全症四种典型罕见病,对其目前国内外的流行现状、分布特点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进一步分析我国罕见病患者所面临...
摘要:生育政策调整后,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奖励扶助制度作出相应的改革或调整.在当前情况下,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改革或调整应当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于已经形成的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为了兑现中共中央《公开信》的承诺、体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应当继续实行奖励扶助政策;对于生育政策调整后按政策生育的家庭,应当实行“育儿津贴”...
摘要:作为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与变动的三大因素之一,人口迁移与人口出生、死亡相比,在概念界定方面更为复杂.全球化趋势下人口流动频繁,然而,国际上并没有针对国际人口迁移统一的定义和数据收集标准.梳理了国际上关于国际迁移的定义、各国国际迁移统计的常用标准,结合不同数据源对迁移统计指标进行辨析,并在考虑数据可比性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国际人口迁入和迁出的趋势....
摘要: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模型为基础,引入相关人口变量建立动态的Panel Data模型,利用2000~2014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在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人口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结构受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较为显著,且与人口因素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