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馈
摘要:α-Fe2O3材料自问世以来便备受关注.在本文中;我们对α-Fe2O3材料典型的制备技术进行了细致讨论;并仔细探究了α-Fe2O3材料对丙酮、甲苯及二氧化氮气体的敏感性及其在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摘要: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出Mn-MOF前驱体;然后以Mn-MOF前驱体为模板;在空气环境中;450℃温度下煅烧;得到Mn2O3.采用XRD、TG、SEM、CV、GCD等表征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结构表征以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Mn-MOF为棒状结构;棒状Mn-MOF经煅烧后得到竹节结构Mn2O3.该种竹节结构Mn2O3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摘要:为提高铝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镀镍石墨烯三氧化二铝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利用SEM、XRD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物相;通过摩擦磨损实验测试其耐磨性能.结果表明:超声与电磁复合处理可以将石墨烯分散到铝复合粉体中;利用热压烧结工艺控制;可在复合材料中生成增强体Al2O3;镀镍石墨烯在热压烧结后;表面仍然保留大量的Ni、Sn...
摘要:失效定位技术是发光二极管失效性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主流的3种失效定位技术:光子辐射显微技术、光诱导电阻变化、红外热成像显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显微红外热点定位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双线性插值算法使源图像放大至原来的4倍;在使用20μm微距镜头的条件下;能达到与5μm微距镜头接近的效果;降低了LED失效检验成本.利用可见光图像和红...
摘要:为了系统研究升温制度、降温制度、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Na2SO4掺杂含MgO铝酸钙熟料的物相转变及化学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以MgO、CaCO3、SiO2、Al2O3和Na2SO4为原料;采用高温烧结和Na2CO3溶液标准溶出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升温能抑制硫元素的挥发;促进11CaO·7A12O3·CaS的生成.快速降温有利于1...
摘要:采用"溶胶-共沉淀-抽滤-干燥-氢热还原"法制备了Mo/TiC复合粉末;与Fe粉、B粉、Cr粉、Ni粉、石墨粉按原子分数Fe-6B-48(Mo/kTiC)-5Cr-5Ni-0.8C(k=0、0.3、0.6、0.9、1.2;at%)混合;经真空热压烧结后制备了Mo2FeB2-TiC复相金属陶瓷材料;研究TiC含量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下的第一性原理;优化得到CeO2的平衡态晶格常数为5.46(A);研究不同浓度La掺杂CeO2的弹性常数、体模量、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表明:La掺杂通过置换Ce进入CeO2形成稳定结构;低浓度掺杂对体系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同时会增大体系各项同性;有利于提高被抛光件表面的光洁度;但当掺镧量的...
摘要:针对传统大口径厚壁管生产工艺存在的生产周期长、加热次数多、浪费能源和材料等问题;提出了利用铸坯直接挤压成形制造大口径厚壁管的生产工艺.在分析了P91合金钢热物理性能的基础上;利用热力模拟实验;研究了铸态P91合金钢在高温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探讨了铸坯材料热挤压变形过程;得到了应力场、应变场和金属流动规律;分析了挤压比、挤...
摘要:基于扫描电镜搭建的表征技术与分析方法集约研究平台;针对钕钇共掺氧化锆陶瓷开展了相变微结构的系统性定量研究.在推进抛光、成像、能谱及背散射通道衍射等技术的协同运用与集成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探讨四方多晶氧化锆陶瓷的复相关系及相变行为.对比分析得到了适用于相鉴别和能谱定量分析的最佳制样方法;并研究了束斑扩展效应对能谱定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结合二次...
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拉伸测试研究添加镧铈稀土后Al?18Si?4Cu?0.5Mg合金的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镧铈稀土后初晶硅颗粒由粗大块状和不规则多边形状明显细化为细片状;共晶硅由粗长针状细化为短棒状和珊瑚状.添加0.3%镧铈稀土时;合金具有最小初晶硅尺寸和最佳力学性能.此时;初晶硅平均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