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馈
摘要:《实验课程规范》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建立《实验准备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整理规范》.然后通过现代通讯方式如微信、飞信或E-mail等方式实时地在实验准备人员、实验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传递,实现三方互动,及时有效地将实验课程中的准备、操作、整理三大看似独立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实验课程的优化和规范化管理,使实验室教学环境、实验室安全...
摘要:文章以L-薄荷醇为原料,Jone's试剂为氧化剂制备L-薄荷酮.针对实验产生的大量含铬废液,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并将沉淀转化为重铬酸钾回收利用,同时通过DPCI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废液处理前后铬浓度,处理后铬浓度为0.03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实验将L-薄荷酮合成与后续铬废液处理结合,有效减少了铬废液的污染....
摘要: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 H)后海马区A-β蛋白表达增加对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Bederson法建立SAH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28天时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摘要:首先针对二氢杨梅素抗氧化功能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具体方法进行简单分析,其次,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在实验分析过后,结合实验结论,提出二氢杨梅素抗氧化功能的最终研究结果.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广西南宁葡萄园中引发巨峰葡萄果实溢糖性霉斑的病原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5点采样法在发病葡萄园区进行溢糖性霉斑发病情况调查和症状观察;随机选择100个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单一霉斑,挑取病原菌孢子进行菌株分离和纯化培养,根据柯赫氏法则分别验证其形成霉斑的致病力,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
摘要:为增强壳聚糖的止血效果,采用酰基化改性在壳聚糖氨基上连接长链烷基以形成疏水性壳聚糖.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反应温度、月桂酸酐的浓度进行筛选,以疏水壳聚糖的黏度、取代度及凝血效果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梯度设计筛选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55℃,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月桂酸酐浓度7.84×10-3 mol/L.采用红外、核磁共振、接触角测试仪对其进行...
摘要:红心杉是杉木中的优良变种,被视为杉木中的珍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造林用材树种.采用树干解析方法,测定了红心杉人工林的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生长过程,并用模型模拟方法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红心杉在生长过程中,最大去皮胸径连年生长量为1.92 cm·a-1,各级木胸径成熟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2)...
摘要: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光梗蒺藜草在内蒙古地区分布的14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结果显示,在14个种群285个个体中,4个引物共扩增出37个位点,共393条带,其中有289条是多态性条带,多态条带百分比为73.35%,Shannon指数(I)和Nei指数(H)分别为0.5177和0.3450,说明光梗蒺藜草在物种水平上具...
摘要:旨在获得藏鸡GEM基因序列,阐明其组织表达和时序表达谱,同时分析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沉积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藏鸡肉质和脂肪沉积奠定基础.选取1,81,119,154,210日龄健康藏鸡为试验材料,屠宰后分别采集心、肝、脾、肺、肾、胸肌、腿肌和皮下脂肪组织,提取组织总RNA,利用RT-PCR技术克...
摘要:选择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自然生长的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这2个种群植物个体大小、种子大小与数量、生物量分配的异同,揭示该植物对重金属胁迫环境的生态适应模式.结果显示:(1) 污染区平车前植株高度为17.03 cm,单株生物量为1.62 g,较非污染区分别下降了16.9%和40.7%.(2) 污染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