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第 41 期N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要采用合 适的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倡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使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能成为快乐的经历,从而拓展学生的语 文阅读思维空间,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小学语文教师想要 出色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关于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的具体 要求,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阅读范围拓 展到课外,增强学生的阅读视野,充分利用科学信息的迅速发 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高质量、高密集、高标准的阅读空间,从而 提高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 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呢?我的具体 做法如下: 一、利用家庭教学资源,科学引导学生的融入阅读 家庭环境是学生开始学习的第一场所,有些家长经常反应, 家里有很多优秀的现代、古代藏书,但是孩子们根本不去理会, 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深究其原因,一是孩子自身没有养成 爱读书的习惯,没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融入到阅读中,二 是家长的自作主张,没有和孩子达成一致,而是从自身的喜好、 自身的理解出发,想当然地为孩子选择课外读物,而孩子面对成 人精心挑选的丰盛的“精神大餐”却常常兴味索然,读书的效果 当然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提倡在家长的指导下,鼓励孩子自主 的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自由展开阅读活动。开学伊始,我结 合学校的校本课程,向学生推荐了曹文轩的代表作《青铜葵花》。 城市 7岁孤女葵花,来到了青铜这样一户农家:祖孙三代,都极 “干净”。不仅外表,更在内心,圣洁高尚,清澈透明,犹如水晶,至 美至纯——面对苦难,尤其坚韧。为应对社会的贫穷,战胜自然 的灾难,继承文化的传统,维护家族的尊严,他们正直勤恳,相爱 相亲,倾其所有,各尽所能,开拓生路,玉汝于成。我请已经阅读 过此书的吴仪同学介绍精彩内容,把她写的读后感写在黑板报 上来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利用每天课前两分钟和每周 一节的校本课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这本书的精彩片段以及自己的 感想,这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一个阶段后,家长反映,孩子对读 书产生了兴趣,纷纷购买了一些作品。 二、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保证学生的阅读落实到位 小学语文教师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阅读落实到位,就必须 扩大的学生阅读量,不定时地检查学生的阅读状况,避免学生的 阅读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以此同时,每个班级还用充分利用学 校的图书资源和形形色色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 读书,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 热情。许多孩子已经不满足学校的图书量,还广泛借阅各种书 籍,孩子们把自己家的书也搬到了学校,相互交流。目前,我们班 的读书活动蔚然成风,经过统计我们班的同学阅读量普遍达到 了新课标要求的底线。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等活动,既能激发 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如交流心 得,学生根据计划安排,自选课外读物,定期交流心得,互相学 习,共同进步。结合读书节,开展读书讨论会。举办课外读物讨论 会,既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举行知识竞 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知识竞赛。采用多种形式, 说出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成语、典故、名句、格言等,培养学生严 谨踏实的学风,巩固课外阅读成果。与口语检测相结合,在期末 的口语检测中,让学生走出课文,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中的文章。 这样学生兴趣盎然,不仅巩固了阅读成果,而且大大提高了朗读 水平,效果很好。 三、尊重学生的生命体,发展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