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是指患者连续3次或3次以上发生自然流产,是临床上难以处理的不育症[1]。多次流产增加患者精神压力及心理负担,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患者康复[2]。但也有部分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将应激性事件转化为心理正性反应,使患者获得创伤后成长[3]。相关研究指出,社会支持及患者自我效能与患者创伤后成长有密切的关系[4]。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可促进患者创伤后成长,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认知,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为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及促进其身心康复提供指导,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行复发性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调查前均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2)均有2次或2次以上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史。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或智力障碍患者;(2)听力、视力异常;(3)不能正确理解疾病,语言交流障碍;(4)文盲,无法正确理解调查问卷内容。共纳入68例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31.02±3.85)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0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32例。不孕年限:3~10年,平均(5.8±0.8)年。1.2调查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文化程度等;(2)创伤后成长量表[5]:该量表包括人生感悟、自我改变、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与他人的关系5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每条目采用0~5分,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创伤后成长越明显;(3)社会支持量表[6]:该量表包含家庭内支持及家庭外支持2个维度,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总分为12~84分;(4)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管理效能测量表[7]进行测量,该量表包含11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总分为各条目分数相加,总分28~35分表示高自我效能,总分19~27分表示中等自我效能,总分18分以下表示低自我效能。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越理想。1.3调查方法由课题小组进行调查并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发放前向患者讲解调查的目的及问卷填写方法,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对于存在阅读困难的患者,由调查者按照患者回答内容进行填写。共发放问卷68份,回收问卷6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2结果2.1复发性流产术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情况68例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17~85分,平均(58.63±12.12)分,其中人生感悟维度评分5~28分,平均(18.26±4.23)分,个人力量维度评分2~18分,平均(8.63±2.78)分,自我改变维度评分3~20分,平均(12.48±3.78)分,新的可能性维度评分3~20分,平均(11.25±2.48)分。2.2复发性流产术患者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情况复发性流产术患者总体社会支持得分为45~85分,平均(62.35±5.48)分,其中家庭外支持评分20~56分,平均(35.98±5.42)分,家庭内支持评分18~30分,平均(25.89±2.56)分。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18~28分,平均(22.36±3.45)分。2.3复发性流产术患者术后创伤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表1表1复发性流产术患者术后创伤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项目社会总支持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自我效能创伤后成长总分0.526**0.412**0.328*0.369*人生感悟0.415**0.3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