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文档486172 打包下载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云南大学 上传者:陶晓玲 上传时间:

    摘要:对黑格尔哲学史观的讨论,不宜将他的个别断言抽象出来进行所谓重构论证或批判分析,而是必须到他的体系内部把握其哲学史观的基础问题。本文认为,黑格尔哲学史观在他的体系内的根据是理性与历史之间的本质关联,即理性的历史性和历史的合理性。此外,哲学史在黑格尔体系内的地位可以通过其与宗教史-政治史、与逻辑学的关系得到确切规定,这就是,哲学史作为"能思维...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上传者:王茂林 上传时间:

    摘要:庄子的《逍遥游》,从"我"的视角来看,鲲鹏作为自我的化身有三层涵义。首先,从低处去往高处,由鲲转为鹏后,达到一种"大化"的境界,实际上表达了庄子一种理想的政治生态,不迷恋于世俗官禄的"耳目声色"的满足,他希望执政者与为官者拥有一颗"大化"之心,融于天下,体恤民众忧苦疾乐。其次,从大物之用方面,为政者除了要具备为官能力外,更要精准聚焦"关键...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上传者:朱海梅 上传时间:

    摘要:目前学界对王夫之与张载学术关系多有讨论,涉及众多方面内容。从"诚"说来讨论,更能体现出二者的关系。张载延续了前人把诚解释为天道、修养工夫、人的道德以及境界等看法,同时又把诚解释为"真正""真实""实在",这体现出了新意。张载还以实在为基础,来观照天地万物并同对佛教的批判联系起来。王夫之也继承了张载"诚"说的一些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把诚直接界...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上海大学社科学部 上传者:和静 上传时间:

    摘要:马克思"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是在对资本支配下的空间生产及其伦理意识的批判、审思中出场的,其中彰显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体系性论述和精神性认识,而不只是表面性和工具性认识,从而让空间生产批判伦理更加契合人民群众的伦理生活。马克思正是从本体论的高度、空间哲学的价值传承、空间生产实践的检验等方面建构了空间生产批判伦理,进而形成了三大伦理形态...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上传者:朱思良 上传时间:

    摘要:对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的研究,必须超越盲从主义、教条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等倾向,回归最原初的问题,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成为"哲学基本问题",从整个人类哲学来看这样的"哲学基本问题"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最具贯穿性、全局性、不可避免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公共理解,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价...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上传者:苏永 上传时间:

    摘要:"六经皆礼"这一命题虽然并非古已有之,而是现代学者根据"礼"在六经中的地位概括、提炼出来的,但这一命题渊源有自,古今许多学者实际上从多方位、多视角对这一命题的相关内容进行过论证。"六经皆礼"之说,可追溯到《礼记·经解》与《史记·滑稽列传》的相关记述,《汉书·礼乐志》所谓"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和南朝梁皇侃提出的"六经总以礼为本"...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传者:刘静 上传时间:

    摘要:技术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层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在认识论层面形成了技术进步主义立场与技术乌托邦主义等思想。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一方面强化了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迷思”,另一方面则隐含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全球性的、全方位的竞争与霸权话语。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进行必要的伦理判断,是消解“技术迷思”的有效路径,也可为人...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上传者:安爱军 上传时间:

    摘要:事件问题是马里翁现象学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在马里翁的讨论中,从广义来说,事件不再只是某类充溢现象,而是界定了一种优先于对象模式的现象显现模式,即现象的自身自主显现。就其显现机制和现象特征来说,与处于因果律规定之下的可预见的对象不同,事件超越因果律而不可预见地自身自主发生。马里翁指出,事件确证了现象的自身被给予性的绝对优先性,它需要依据无...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安徽大学哲学学院 上传者:史华 上传时间:

    摘要:周敦颐以静解《复》,朱熹则以动解《复》,二者之间的重大差别根源于诚本论与理本论。周敦颐以诚为本体,倡主静的修养工夫,即复回本体之静;朱熹则以天理为本体,倡静中存养工夫,即《复》的阳动之生机。究其实,二者对《复》的阐释都重视天地之心的恒常不已,都以儒家的道德价值为旨归,这是二人共通之处。...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上传者:吴亚卿 上传时间:

    摘要:罗尔斯借助原初地位设定、无知之幕遮蔽以及反思平衡的方法,认为理性自利的个体能够摒弃各自的特殊性、或然性及趋向性,客观地选择出一种为人们接受的正义原则,并且这种正义原则并没有社会制度类型的特殊限定。然而,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框架内,正义是由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并不存在普遍有效的正义观念,能够适用于多个社会发展阶段的正义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