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文档486172 打包下载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传者:佟卓 上传时间:

    摘要:劳思光先生提出各类“设准”来诠释哲学史上各家学说,其中自我境界之“设准”中的“情意我(aesthetic self)”确切意指颇为难明,直接描述不易将其完整展现,而鉴于劳思光先生认为老庄思想皆是对“情意我”的彰显,而庄子论述较老子更为详实,故通过其对庄子思想的解读可发现“情意我”之境的四个维度,即“离形”“去知”“轻德”“胜物而不伤”,整...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上传者:王锦穗 上传时间:

    摘要:扫视是一种在两个注视点之间快速移动的眼部运动,它有助于将任务相关信息移动至中央凹进一步加工。然而扫视也会导致视觉时间知觉扭曲,从而出现空时距压缩、时序倒置及实时距膨胀。扫视导致的空时距压缩和时序倒置可能源于潜伏期缩短、时间关系错误编码及预测性重新映射;实时距膨胀则可能由于扫视提前了目标位置视觉刺激的开始时间。探究扫视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有利于...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传者:江燕 上传时间:

    摘要:“四句教”的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历来是争论的对象,其主要矛盾点在于对“无善无恶”的理解上。劳思光先生侧重于把握儒家“心性论”的理论倾向,用“道德主体性”来融摄“心性论”的学说,并在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上发挥此点。通过“主体式”方式来进行解读,以此为基础对“四句教”首句进行疏解,并找出“至善”一词解为“善之究竟根源义”,即明确了其确切含义,也...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 上传者:李辉 上传时间:

    摘要:以18 049名14~35岁人群为调查样本,分析自我增强价值观对主观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但这一关系受自我增强价值观的负向调节:在高主观社会阶层群体中,持有高自我增强价值观的个体其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体验到更少的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以及更多的消极情绪;该调节作用的中介因素是基本心理需要...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岭南师范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上传者:程浩 上传时间:

    摘要:康德道德哲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专业术语晦涩,逻辑思路清晰。康德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实现需要一个出发点或者动机,就是善良意志;还需要一个指导行为的法则,就是道德律,如果不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就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结局。康德道德哲学就是围绕善良意志和道德律是什么、根据何在,道德律的表现形式为何,自由意志与道德律的关系怎样等问题展开研究...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传者:郭宁 上传时间:

    摘要:正义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主题,休谟将正义置于人性中讨论,对正义的起源和规则进行了完整的论述,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补救性正义理论。马克思正义论贯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批判与继承中实现了对休谟正义论的根本超越。马克思肯定休谟正义论中资源相对贫乏和人性相对自私的论断,但否认资源匮乏与人性弊端的恒在性和正义根源于人性的论断,认为资源匮乏...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 上传者:刁叶光 上传时间:

    摘要:儒家思想可以对21世纪新生态文化的建构提供贡献。儒家生态思想有三个关键命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大人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者也”。潜藏在这三大命题之中的是五个核心价值理念:和谐,和解,天人合一,联系性思维,以及有机体论。在儒家思想中,“人”与“自然”之关系在于连续性而不是断裂性,在于“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儒家...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大连海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上传者:古明义 上传时间:

    摘要:该文围绕王阳明的圣人观和致良知学说展开。从圣人观的核心谈起,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是成圣的前提和内在依据,由此主张“满街都是圣人”这一观点,让圣人这一概念平民化。关于成圣的实践,王阳明认为良知的发用流行是成圣的重要实践过程,停留在知良知是不够的,而要做到致良知,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天理,摒弃私欲,将纯乎天理的良知显露。王阳明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传者:王艳茹 上传时间:

    摘要:反抗“思想的统治”符合启蒙的基本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分。这种区分实质上又体现为二者在如何推进启蒙问题上的分歧。青年黑格尔派局限于德国视域且向往法国版的启蒙,有相当的激进性和革命性,但未突破黑格尔哲学的基地,止步于宗教批判、观念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启蒙,堵塞了继续启蒙的通道。马克思则实现了新哲学和社会历史观的变革,融合了英法德启...

  • 分类:哲学、宗教 格式:PDF 积分:0 机构: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上传者:凌雅赟 上传时间:

    摘要: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思想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陷,一是对仁和良心的认识过于陈旧,二是对智的直觉的理解严重失误。这两个问题负面作用很大,已经没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牟宗三儒学思想方法的终结”这一命题所要凸显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认识不到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容易将仁和良心比附于康德的自由意志,非但不能凸显儒学的特色,而且难以处...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