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

作者:秦元海 刊名: 上传者:莫明琪

【摘要】 科学的发展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方法的创新,更是科学精神的塑造。因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精神却是永恒的。 对什么是科学精神,中外学者也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从分析科学概念开始,在揭示科学精神与科学的内在关系基础上指出,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科学发展到今天,它是一种知识、方法、活动和社会建制,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的全过程。但掌握了科学知识、懂得了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具备了科学精神。虽然科学在社会中的功能日益强大,但主张“科学万能论”的科学主义(scientism)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精神是伴随着科学发展的历程而萌生和丰富发展起来的,它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积淀下来的,是永恒且具有活力的。本文从科学思想史上分析了科学精神的萌生、发展及进一步的丰富和弘扬。 本文认为,科学精神首先体现为科学家高尚的情操、非凡的品质和优良的行为特征,它是科学家在其长期探索中表现出来的崇尚真理、唯实求是的精神,锲而不舍、执著探索的精神,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坚守志业、忘我献身的精神。当科学发展为一种社会建制的时候,科学家的精神气质自然提升为科学本身的精神气质(the ethos of science),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规范体系。两种科学精神是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它们的交融与发展推动着科学事业的不断进步。 本文指出,科学精神的缺失及其培养,是当今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精神意义重大,但我国科学精神现实状况令人十分担忧,这主要表现在科学教育领域和科学研究与传播领域。教育领域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方法、更轻精神的现象,科学研究领域学术失范现象严重,这当然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面对我国科学精神的缺失状况,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途径,本文从教育发展、社会协调、文化建设和制度安排上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指出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也要坚持科学精神。 最后,本文对科学精神的社会意义作了进一步的简要说明。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问答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