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回归与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

作者:孙琦 刊名: 上传者:刘树明

【摘要】股票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国家的经济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世界金融一体化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任何一国的股票市场波动都会对其他国家的金融业以及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纵观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几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无不对世界的金融体系产生连锁影响,从而造成大范围的经济萧条。 历数从上世纪80年代伊始发生的几次经济大萧条,其中1987年著名的黑色星期一、1989年致使日本经济坍塌的股票市场灾难、2000年美国网络股票泡沫破裂有着相似的原因,那就是股票市场的走势背离其基本面的市场水平,造成了很大的泡沫,而一旦泡沫破裂,股票价格跌落过于迅猛,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进而造成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应该说,金融资产背离其基本价值波动是导致大多数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 在此之前的学者分析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主要是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的虚高追捧以及人们的投机心理等方面入手,分析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造成的影响,而从均值回归角度论述危机成因的文章则很少。均值回归,顾名思义,即证券资产收益会围绕着市场水平上下波动,其波动主要是由于市场对于信息的消化总要经历一个过程,使得实际证券资产收益并不能总是与实际价值吻合,总是在偏离其内在价值时出现反向修正,从而向其内在价值回归。Black(1988)的研究即从均值回归的角度,分析1987年的股票市场崩盘的成因以及危机的持续过程,并引入了回归预期调整的心理因素;之后的Eric Hillebrand(2004)将Black的理论深化,提出了金融危机前后的人们的“均值回归错觉”理论,详细检验了危机发生前后的均值回归过程的异同,之后出现的检验证券资产收益率的非对称均值回归模型——ANST-GARCH模型,则为金融危机的非对称检验提供了可行性。 本文选用了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Composite Index)、日经225平均价格指数(Nikkei Stock Average)、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FTSE100)四个在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股价指数,选择其从1984年4月到2012年末将近30年的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图谱分析其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前后的波动规律,之后利用ANST-GARCH模型,检验了其将近30年的非对称均值回归性,并得出了所检验的四个股价指数在经历负向市场冲击会使人们产生过度反应的结论,而且在负向冲击的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波动要明显比正向冲击的情况更加剧烈,与之前的图谱分析相联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证券资产的非对称均值回归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内在联系:金融危机是均值回归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第二、股票市场的波动加剧与金融危机的发生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三、世界金融一体化导致金融危机产生了传导机制。 本文最后就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的实际情况,结合实证部分的结论,总结出了几点预防、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建议。本文对于金融危机的预警以及应对是一个比较初级的探索,所选模型以及理论基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于金融危机的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有待于今后来展开。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问答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