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加速康复外科中无痛化管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卞文 刊名: 上传者:初德军

【摘要】目的:肺叶切除术是胸科最常见的术式之一,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加速康复理念的普及,传统的治疗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需求。但国内外对胸科微创肺叶切除术后加速康复的研究较少,对此我单位开展了一项新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旨在探讨无痛化管理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共190位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传统疼痛管理组(A组)46例,该组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管理模式采用传统方法,仅当VAS评分≥4分时给予盐酸哌替啶肌注镇痛;静脉镇痛泵组(B组)47例,该组手术方式同A组,术后给予持续性静脉泵镇痛,盐酸哌替啶的使用方式同A组;多模式镇痛组(C组)49例,该组采用围手术期口服或静脉预防性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手术方式同A组,术中给予单次肋间神经阻滞,盐酸哌替啶的使用方式同A组;无痛化管理(D组)48例,该组在同C组的基础上增加调整胸管材质和放置方式,以及术后早期拔管。比较四组资料的术前一般情况,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术后皮肤瘙痒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本次研究中未出现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明显小于A组和B组(P<0.05),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天VAS评分明显小于A、B、C三组(P<0.05);术后第三和第四天VAS评分明显小于A组(P<0.05),与B、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第五天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盐酸哌替啶用量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术后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A、B两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明显低于A组(P<0.05),与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术后心律失常、肺不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初步的临床研究发现,应用符合加速康复要求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的无痛化管理,可以实现在不降低手术安全性的前提下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问答

我要提问